为助力同学们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深入理解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方法。4月23日,会计学院在启铸恭温楼E203教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三次“学术达人系列活动”。学院教师从阓匀以“实证研究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方法”为主题开展精彩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共同探讨实证研究的核心要点。活动由辅导员王哲主持。
讲座伊始,从阓匀便点明了本次讲座的核心意义,强调在实证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犹如潜藏的礁石,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方向,而稳健性检验则是保障研究结论坚实可靠的重要防线。这一开场,迅速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同学们对后续内容的强烈期待。
在讲座核心内容环节,从阓匀首先深入剖析内生性产生的根源。针对“互为因果”的情形,老师借助教育水平与收入相互影响的生动实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对于“遗漏变量”问题,从阓匀解释道,回归模型若未能涵盖所有影响被解释变量 y 的变量,估计结果便会出现偏差。在“样本选择偏差”部分,老师指出样本数据若不是随机选择,研究结果就会缺乏代表性。例如,仅分析已就业者的工资数据,会忽略未就业者的特征,进而扭曲对整体工资水平的评估,让同学们意识到样本选择偏差对研究结果的重大影响。
接着,从阓匀介绍了五种常用的内生性检验方法,包括双重差分法(DID)、倾向得分匹配(PSM)、熵平衡匹配(Entropy Balancing)、安慰剂检验(Placebo)和工具变量法(IV),系统讲解了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核心原理及其在Stata中的应用。她重点分析了各类方法针对的内生性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详细说明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并分享了相应的应对技巧。在讲解过程中,她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展示了双重差分法的应用过程,使复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介绍了不同匹配方法的优势,分享了安慰剂检验的最新实践进展等,帮助同学们对这些方法建立了初步理解,并具备了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从阓匀强调了稳健性检验的重要性,将其视为确保研究结果可靠的关键步骤。她介绍了替换核心变量、更换固定效应、调整模型设定、使用不同样本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让同学们明白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检验,才能使研究结论经得起推敲。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且实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经典案例和实际研究场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内生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收获颇丰,对今后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