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会计学院本科生二支部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实践课
为了响应校党委组织部关于“实施‘良师益友’行动计划”的号召,建立健全会计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院党支部委员、组织员、辅导员等党员教师的作用,会计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于2014年4月20日下午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党员教育实践课程,由会计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理论导师、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卢海峰老师授课。
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作风建设对学风校风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示范和榜样作用。通过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基层党组织的问题查摆工作,有利于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学生党支部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学生党员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会计学院党员教育实践课主要围绕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展开。“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其中卢海峰老师谈到:“在大学,要尽量多读书,让自己时刻紧跟时代步伐,走在世纪的前沿。”他提到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积极分子,要参与到学生党员队伍中去,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团结带领广大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努力奋斗。
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党史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本科生二支部在党员教育实践课结束后组织支部党员以及会计学院分党校第二十一期高级党课全体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片讲述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来到河北邯郸伯延镇,夜以继日的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观影后,同学们感触良多。
学院党支部通过开展持续性、针对性的师生共学、导学活动,开设党员教育实践课,深入贯彻了实施“良师益友”行动计划的要求,发挥了党员教师的作用,强化了学生党员教育培训。通过课堂教学、交流研讨等加强学生党员党史知识,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