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同学们的学术素养,强化论文写作的规范性、逻辑严密性和创新深度,4月9日,会计学院在启铸恭温楼E203教室举办了第二讲“学术达人系列活动”。学院教师徐瑞遥以“实证研究的架构与表达”为主题,从理论到实践深入剖析实证研究的写作思路与表达技巧,同学们也在专注的氛围中汲取学术研究的宝贵经验。活动由辅导员王哲主持。
讲座伊始,徐瑞遥从研究设计切入,强调“清晰的框架是实证研究的基石”。她指出,研究设计需明确目标、界定范围,并合理选择方法论,确保研究问题与分析方法高度匹配。徐瑞遥通过案例对比,生动展示了优秀研究设计如何避免逻辑漏洞,增强结论的可信度。
在数据收集与处理部分,徐瑞遥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详细讲解了数据获取的常见渠道与预处理技巧,并结合板书,演示了数据筛选过程。同时,她还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样本代表性、缺失值处理及异常值识别。而针对变量定义与选择,徐瑞遥则从理论依据和实证需求双重视角展开分析,强调变量需兼具理论意义与可操作性,并建议通过文献综述和预实验筛选关键变量。
接着,徐瑞遥以经典论文为例,深入讲解了模型构建与估计部分。“模型是连接理论与数据的桥梁”,她拆解了模型设定的逻辑链条,并指出同学们需根据研究问题选择适配模型,严格检验假设条件。同时,徐瑞遥还演示了常用统计软件的操作要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模型的构建过程。
最后,在实证结果分析部分,徐瑞遥着重讲解了如何科学解读数据。“结果不仅要显著,更要有故事”,她建议同学们从经济意义、统计意义双维度展开分析,并利用可视化工具增强表达效果。此外,对于如何提高论文的稳健性,徐瑞遥通过列举替换变量、调整样本、改变模型等多种检验方法,提醒同学们在论文中完整呈现检验过程,以提升研究的说服力。
讲座尾声,徐瑞遥总结强调,实证研究是一个系统且严谨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她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勇于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证研究能力。同时,她建议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多阅读优秀的文献,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内容详实,无论是实证研究的架构思路,还是论文写作的表达技巧,都讲解得清晰透彻,让同学们对实证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