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园地

学生园地

会计学院组织研究生观看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生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2020年11月20日下午,会计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报告会上,“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她扎根大漠的艰辛历程、石窟考古与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敦煌石窟在众多保护工作者们的妥善发掘下,不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还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敦煌壁画的精妙绝伦,先生在讲话中谈到了对科研工作的一些感悟,她说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妥善解决问题。“神舟飞船”之父——戚发轫院士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出发,与我们分享了他从事航天事业以来经历的一些故事,谈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曲折经历,说道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切靠自己”。

  同学们观看完两位前辈的讲话,纷纷表示深有感触。有同学提到樊先生的情怀,说“了解了樊锦诗先生的事迹后,才明白她的锦绣年华全部奉献给了敦煌,而那大漠深处一辈子的生活,就是她的诗情画意,敦煌所蕴含的丰富壁画、文化、音乐、书法,以及交织着古印度、古希腊与古中国智慧的结晶,因为有像樊先生这样的人得以发扬光大,得以被妥善保存。她是历史的挖掘人,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是历史的缔造者”。有同学谈到了选择,她说“一个人的选择会有多重要?樊先生告诉了我答案。大学毕业的她被分配到了敦煌,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医疗条件好几次让她打了退堂鼓,但石窟内辉煌的壁画与彩塑又让她流连,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北大老师的一番话,去敦煌不仅仅只是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传承历史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保存敦煌莫高窟的文化瑰宝,樊先生及其他工作者开创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法,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先生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们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首先实现数字化的保存及修复,积极推进与国际合作的发展之路,让中国文化有机会展现在世界面前。”有同学听了戚发轫院士从事航天事业经历,说道“戚院士在讲话中强调‘爱国是一种自发的情感,爱自己的岗位,把知识、技能献给岗位,也是一种爱国’,让我深有感触,爱国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对我们来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好学习,将来把所学奉献到自己的岗位也是一种爱国”。也有同学表示,戚院士从事的航天事业各项数据都要求精确再精确,各项设备的使用都要谨慎再谨慎,而我们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也要严、慎、细、实,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

  两位前辈在各自事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离不开他们对科研工作的严谨认真,他们永远有使命,永远有热情,值得敬佩,值得当今的我们去学习。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弘扬优良学风,做到知行合一,要以诚信科研为第一标准,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