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下午,会计学院很荣幸地邀请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陆正飞教授来我院分享投资、融资的独到心得。此次讲座在博纳楼第七会议室隆重举行,主题为“投资风险控制:思路与手段”。会计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陆正飞教授是我国知名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专家,他在会计理论与财务报告分析、公司财务管理、企业发展中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控制等领域有深入的理论及实务研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首先陆正飞教授用一个问题展开了今天的讲座:国有企业为什么做大容易做强难?对于此问题,陆正飞教授先是回顾了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及其演进。为了迎合国资委的要求,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由ROE转变为EVA,是由绝对值指标到相对值指标的转变,导致国有企业为了迎合国资委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追求利润的绝对增加额,而不追求利润的相对增加额。另一方面,陆正飞教授指出国内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民营企业;国内企业的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国外企业;并提出国企的效率下降,负债率却一直增加,也是国有企业做大容易做强难得重要原因。
其次,陆正飞教授分享了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介绍了三种典型董事会的治理模式;二是要充分分析风险因素,避免过分“意料之外”;三是协调三类现金流,坚持“量入为出”;四是要权衡收益与风险,奉行“价值原理”。
最后,陆正飞教授又分析了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陆正飞教授认为控制投资风险要创造机制,抑制过度投资:对于控制机制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对于激励机制,企业要想好是要迎合国资委的业绩评价还是要迎合“资本市场”的业绩评价?陆正飞教授还认为企业要控制投资风险要设定负债率上限,并在集团内部合理配置;提高资产营运效率和盈余水平等。
讲座结尾,会计学院的师生与陆正飞教授进行了会计学前沿问题的交流。陆教授将专业的知识用最简单的语言娓娓道来,平实而不乏深度,并不时引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深入浅出的分享了相关问题的独到看法与心得,使与会师生深受启发并大有收获。整个学术报告会座无虚席,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深感意犹未尽。
会计学院研究生会供稿